合歡群峰是中央山脈北段主脊中的一段,北承北二段,南接奇萊連峰,西緣則隔著卑亞南構造線通過的北港溪上游溪谷,與隸屬於雪山山脈的白姑山群遙遙對望,形勢獨立。從地形圖上觀察,中央山脈主脊從畢祿山以南,主稜受到立霧溪上游塔次基里溪的向源侵蝕,原來南北走向的主脊稜線向西偏折彎繞了半圈,經過北合歡山\反射板峰、小風口鞍部、石門山北峰、石門山、合歡尖山、合歡東峰,黑水塘鞍部,再轉回奇萊連峰,這段紆曲彎折的稜脈,主脊的連線雖然不明顯,但岔出主脊的支脈卻是高聳綿延,北邊是合歡山,西合歡山的連嶺;南邊是合歡山主峰到華岡的長嶺,兩條高聳的支脈與東緣的主脊,共同組成合歡群峰。
第一天
10:30中山高->台中接北二高->霧峰系統交流道214km接國道6號->埔里交流道->埔里午餐->霧社仁愛分局辦理西峰入山證-> 清境7-11補充糧食->主峰登山口->合歡主峰H3416M (1.7km)->武嶺H3275M (台灣公路最高點) -> 松雪樓(宿)
【二人房平日(住宿+早餐) $2,450元,環保專案$2,150元。聯絡電話:(04)25229797】
第一次走國道六號,從二高的霧峰系統接過去還蠻方便的。只是沒想到埔里交流道有三個出口,最後決定走到底再下交流道。因為西峰需要辦理入山證,兩人很乖的到霧社仁愛警察分局辦理。第一次自己安排登高山,不知辦理入山證的規矩,被警察念了一下。
從清境上合歡山的沿途,突然起了濃霧,開起山路來戰戰兢兢的。有些地方能見度很差,路旁又是白線,只好睜大眼睛很小心的開車。原本今天預定登東峰,因為時間和天候因素,決定先登最好走的主峰。登主峰的路徑像產業道路,但封閉不准汽車進入,走來其實很輕鬆。只是因為時而霧起,時而霧散,景觀不太清楚,山頂有基地台設置。
下山後途經武嶺前往松雪樓,已經多年沒來,武嶺印象不太一樣。松雪樓於六月十五日重新開放住宿,趕上預約第一批前來共襄盛舉。雖設備尚不盡完備,但能在三千公尺高山上舒服的盥洗和睡眠很感動。
這段公路景色很美,感覺很棒。
松雪樓大廳 房間內
第二天
03:30起床->04:30 Checkout -> 05:00北西峰登山口(小風口H3422M,37K停車場) ->北峰H3422M (2km) ->西峰H3145M (從北峰至西峰,單程7km) ->原路下山 ->登山口->山莊民宿 (宿)【已停止營業】
近日有午後雷陣雨,民宿老闆建議早點出發。問過天亮的時間,決定早去早回。三點半起床,天色還很暗,意外的在陽台看到滿天星星、眾星拱月的景色。四點半離開松雪樓,因為七點才開始提供早餐,只好放棄,不知餐點如何。
開車前往北西峰登山口,天色仍然昏暗,沿途遇見多輛載送梨山高麗菜的卡車。網路資料建議停車在小風口遊客中心停車場,但其實距離登山口仍有一段路。因為天暗沒看到左側遊客中心,倒是在37公里右側有一平台,約可停放三四輛車。想等天再亮些才出發,有個年輕男孩騎著摩托車停下,道聲早安後,先行出發。
約五點開始起程,前面的一公里路幾乎都是陡上坡,但天氣很好,邊走邊照相。雖有些辛苦,倒也在不知不覺中走上去,1.2公里處看到反光板,表示快到北峰頂。圍著登高點和三角點照相,又上來一個年輕男孩,兩個都是有明星臉的帥哥呢。拿著事先準備的網路照片,認著四週的群峰,細數著奇萊群山、中央尖山、 太魯閣大山、屏風山、武陵四秀、 雪山山脈...,還有遠處的玉山,能見度極佳,第一次能這樣清楚的看見認出群峰,多虧了網路的便利及提供照片者的分享。
兩個女生繼續的往西峰前進,帥哥們聽說我們還要繼續挑戰西峰,都很驚訝。雖然事先查過資料,走過的人都說西峰的路很艱辛,需陡下緩上的經過無數山頭,反過來說,回程會更辛苦。但想說難得來一趟,盡可能想完成挑戰合歡群峰。果然在離開北峰頂0.4公里後,開始陡下的路程,從3400M一路陡下到3080M,幾近80度的陡坡,設有兩處的長拉繩,在往下走的同時想到的是回程就辛苦了。
陡下山谷的後半段路程大多在針葉林中行進,走出針葉林後,是第一個緩坡,為了搶去程的時間,一路上除了休息以外,沒有多做停留,努力的趕著路,但經過一個又一個忽上忽下的山頭,仍看不到西峰的影子,突然心生放棄念頭。4公里處,第一次想放棄,卻又有些不甘心,於是兩人再提起精神繼續往下走。4.5公里處,終於看到第一個指示牌,往西峰尚有2.2公里,想想應該不遠了,但忽上忽下的山路,讓兩人的腳力已差不多耗盡,看著雲層慢慢聚集有些擔心。
5.5公里處,朋友說有些不想走了,我則繼續往前探路,大約6公里處又有指示牌,照指示牌看應該剩約一公里路,但看起來又不像那麼回事,似乎還有兩個假山頭。依兩人目前體力,來回兩公里大概需要兩小時,想到回程又得再走5.5公里的路,當機立斷的決定往回走,雖然還剩一點路就可抵達西峰,尚須保留回程的體力。回程默默的停停走走不知過了幾個山頭,終於來到最艱辛的陡上坡,抬頭仰望,想一鼓作氣卻沒有太多的力氣,只好手腳並用的,很努力的爬回3400M的北峰。
回到北峰頂已是下午一點多,看到很多人在登北峰的路上,打聲招呼繼續下山,其實這時的腳已有些不聽使喚,原本一個半小時的路,走了好久覺得怎麼還不到,眼看剛遇到上山的人已要下山並超越過我們,大概會覺得我們怎麼走這麼慢吧,我們也沒有多做解釋,回到登山口已經是將近下午四點,只想趕快回到民宿休息。後來和朋友開玩笑聊起,如果當時真走到西峰,會不會得呼叫海鷗來救我們呢?民宿老闆笑說,海鷗應該不會去救我們,因為山區濃霧沒辦法飛行和靠近。哈。
1.2公里處可看見的反光板
中央山脈〈中間突起的是中央尖山〉
奇萊連峰〈左為奇萊北峰、右為奇萊主峰〉
中間最遠處的山脈為玉山
回望來時路,從最頂端陡下後再爬上來
距離西峰還剩2.2公里 回程,左邊是斷崖,來時沒注意到
第三天
04:30起床 -> 山莊看日出-> 06:30 Checkout -> 07:10 石門山登山口H2850M ->石門山H3237M (0.785km) -> 主峰登山口(滑雪山莊旁) ->合歡主峰H3416M (2.3km) ->11:30離開合歡山 -> 清境簡單午餐 -> 16:00溫暖的窩
民宿的是木板隔間,晚上被左鄰右舍吵得睡不好,也許也因為身體疲累影響睡眠。清晨從房間外面的陽台走廊就可以看見日出,老闆特地提醒大家最好4:50就起來看。大家似乎都更早就起床了,房門外很熱鬧,也有人架好腳架等候拍攝日出的一刻。雲層雖然有點厚,山後方的雲映照著紅霞,大概知道太陽會從哪裡冒出山頭。
民宿花園種植了滿園的法國菊〈又名瑪格莉特〉,讓人忍不住的駐足觀看並拍照。因為輕度颱風蓮花接近台灣,打算早點出門去完成今天的任務,早點下山去。石門山是百岳中最輕鬆的一座,全長約1.7km,來回大約一個小時,沿途棧道建置完備,走起來其實蠻輕鬆的,但我們都腿部痠痛,下山比較辛苦。
繼續前往松雪樓旁的滑雪山莊,東峰的登山口位於此〈從松雪樓後也可以登山〉,順便到山莊另側的奇萊山登山口照相留念,登奇萊山是不可能任務,就到此一遊吧。合歡東峰的路程是2.3km,林務局預估時間是來回2.5小時,棧道也建置的很好,只是全程一目了然,之字路一路往上爬的感覺,是覺得怎麼走了好久還沒到山頂。
多年前登山啟蒙師父曾帶我來過,記得當時是從奇萊山登山口進去,沿箭竹坡下山,但完全沒印象的是,愛爬山的師父怎麼會只帶我爬一座合歡東峰呢?答案不得而知。東峰登山路徑旁有已廢棄的登山纜車遺跡,因箭竹林道維護中,只能依棧道上爬,也因為路線清楚,我就先行前進,第一個登上山頂,趕緊拍下遠方的玉山景觀。而後陸續有登山團體到來,登山路顯得很熱鬧,偶爾問候或駐足聊天,感覺不錯,也很得意的聊著這三天挑戰合歡群峰的情形,大家都說佩服我們兩個女生很厲害。不過原本還想順道爬合歡尖山,完成東峰後已經沒有多餘力氣,想想就作罷囉。
旅遊時養成寄明信片的習慣,好不容易在民宿發現賣合歡山景觀的明信片,和朋友合買了一套,回程再到清境7-11寫明信片並寄出,很認真的寫了旅遊感想。有遊客看見我在寫,問我哪裡買的,可惜是在合歡山上呢,建議清境應該要賣,松雪樓應該也很有賣點,可能還沒準備齊全,應該可以設個小小販賣部的囉。
石門山
石門山回望松雪樓〈右〉與滑雪山莊〈左〉
石門山登山路
奇萊山登山口 東峰登山口
登山口指示牌望向松雪樓 0.5km指標〈天空好藍〉
舊滑雪覽車遺跡
一目了然的登山路